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 表字所以别长幼。在明代以前,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没有固定的行辈字,都是各房各表,分支各称,家谱字辈多是从明、清修谱才渐次统一。孔氏四十五代之前只论世而无辈分统一,之后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自朱洪武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字辈,又称行辈、行第、班辈、字派、班派、派语等。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宗族关系,通常在起名时需找一个共同用字,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家族用以标明世系次第的字辈。字辈的形成是为了分尊卑,别长幼。此处的尊卑并不是指政治地位上的尊卑,而是指家族内部辈分的高下。较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皇帝赵匡胤,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个字,构成一幅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开创了皇族统一字辈先河,这是我们见到的较早的正式的字辈。万民百家尚无郊仿。一般情况下,字辈的形式丶内容丶涵义等都比较单一,在内容上,讲的要么是修身丶治国丶平天下,要么就是后世子孙对祖宗前辈的尊敬丶赞美与歌颂,要么就是祖宗前辈对后世子孙的鼓励丶期望与祝福。
字辈的形式,通常情况有如下三种:
一丶 谱体诗
如果说字辈属于诗体,并不恰当,因为有时候他并不是像诗那样严格讲究对仗平仄,所以我们美其名为谱体诗或谱歌。谱体诗一般是以四言丶五言的居多。
1丶 四言谱体诗
四言谱体诗属于比较常见的,其广泛被各大家族使用。比如安徽肥东撮镇梁氏族谱:善存余庆,鸿厚艿光,恩德广友,铭翠其昌。广东信宜思贺梁氏字辈:世宗福仲,王庸超章,为人以德,承其祖业。广东阳江雷岗梁氏字辈:英奇代起,荣宗启耀。山东滕州梁氏字辈;家兴延远,洪振宗光,忠厚传世,恒庆显祥,诗书崇尚,文运开昌等。
2丶五言谱体诗
五言谱体诗应用比四言要更广一些。通常情况下五言的读起来更通畅,记起来更容易。五言谱体诗字辈如:
广东佛山塘头梁曼硕堂族谱廿一世起字派为::章远肇达信,隆发业其祥。礼兴贤义正,高丰厚谊强。江苏邳州梁安定堂族谱行辈字:广为传隆化,会锡庆进成,法宪绍先则,本建肇元鸿。1986年续修族谱为了与山东汶上,嘉祥合谱把会锡庆进成,改为会锡进庆平,本建肇元鸿改为功建耀元鸿。广东阳江北宿梁氏字辈:家贵容真智,庭训格伦航。 纯雅育清峻,虔恭益耿刚。 耕书创殷富,修艺务高强。 秩俸洪恩祚,弼朝留桂芳。
除四言和五言之外,还有七言、十言的。七言的像广东连州梁氏班辈:文伯国朝积守时,之梁祖兴万世昌。显扬发达家声远,富贵荣华贤受长。历代光宗成大业,子孙后裔科登祥。十言的如: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瞿塘村梁氏字辈:太炎宗德福仕志忠能友,文才立大昌登朝崇鼎治。学裕经猷远承先积善长,熙和绵厚泽佑启兆嘉祥。 端本修庭训铭勋焕典章,英贤培植广继述代传芳。
二丶字句式
谱体诗之外,还有字句式行辈,如:江西新建松湖观前(南塘)梁氏字辈:珍、震、庭、勋、付、书、香。
三丶 对联
除了上文还有以对联形式出现的字辈。但不是太常见。较早见于赵匡胤为其后代拟定的行辈字对联“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
另外发现辽宁大连梁氏 字辈联:宝德新常泰,吉庆善有余。
一般情况下字辈就这三种形式,另有明朝朱洪武为其后代订的字辈,考虑到后代会有重名的现象所以就给他的皇族每个人的后代各订了一套字辈,而后又作规定,他们的后代除了使用所定字辈之外,名字中第三个字还必须以五行相生的形式为偏旁来定。他的儿子辈均为木字旁所以其孙子开始就以火为偏旁,这样就以木火土金水的形式往复。
清朝皇族,自雍正帝以下字辈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并且名字另一个字是按照一定的偏旁起的,比如雍正兄弟几个都为“示”字旁,咸丰兄弟都为“言”字旁,同治光绪兄弟都为“水”字旁,宣统兄弟都为“人”字旁等等。
有些姓氏字辈采用复式字辈,字辈每四个字为一代,每一代的人从四个字中任选一个使用,不分先后丶不分主次,还有的家族规定人活着和死了使用不同的字辈,即规定两套字辈每个人两个名字一个是活着时候用,一个是死了之后用。不过这种方式不常见。行辈是一部完整
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文化印记,通过字辈'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和群体凝聚力,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一定会被永远的继承与发扬下去。
【作者】百铂文化-版权所有:https://www.baibo8.com/jiazuzupu/25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